一碗酸爽里的“清涼” |
|
|
|
七月,高溫給項目部披上了一層炙熱的鎧甲。走在被曬得滾燙的路面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鞋底與地面之間那股難以忽視的熱度。放眼望去,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在烈日炙烤下操作機器,每一寸路面的平整,都凝聚著汗水與力量,夏日的施工現場,是一場與高溫的艱苦博弈。此時,對于許多在戶外辛苦勞作的同事而言,一碗夏日里的漿水面,不僅僅是一頓普通的餐食,更是夏日不可或缺的清涼慰藉。 食堂的炊煙,緩緩升起,同事們陸續走進食堂,三五成群,我和小張也緊隨其后,猜測王師傅今晚會做什么樣的美食。突然有一個聲音飄到耳中“今天有漿水面呀。”推開門簾走進食堂,王師傅的大鐵鍋里,手搟面正在沸水中翻滾,撈出面條過一遍涼水,王師傅大勺一揮,酸湯澆面,韭菜填色,一碗碗承載著煙火氣息的漿水面就會遞到我們的手中。 當一碗冒著絲絲涼氣的漿水面端到面前,手搟面的筋道、漿水的酸爽,再加上翠綠蔬菜的點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沖擊,瞬間驅散了暑氣和疲憊,盡管勞動充滿艱辛,但漿水面帶來的清涼口感,卻能讓同事們在瞬間感受到生活的甜蜜。 同事們圍坐在一起,捧著大碗,大口吃面,大口喝湯,彼此之間偶爾開個玩笑,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趣事。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被拋諸腦后,取而代之的是滿足與快樂。在忙碌的勞動間隙,這樣一碗漿水面,是難得的享受,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溫柔饋贈。 王師傅站在灶臺邊,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進領口,卻笑得滿臉褶子:“看你們吃得香,我這胳膊酸也值了!”說著拿起大湯勺,給小李碗里又添了半勺漿水,“多喝點酸湯,解乏!” 小李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混著應道:“師傅您這手藝,比我媽做的還對味兒!”惹得滿屋子人都笑起來,笑聲撞在食堂的墻上,又彈回來落在每個人的肩頭,帶著漿水的酸香,格外親切。我低頭吸溜著面條,面條滑過喉嚨時帶著冰涼的爽利,漿水的酸勁兒從舌尖竄到鼻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旁邊項目總工程師蘇同跟生產副經理魏軍宏還在一旁的飯桌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著上午工作進度,以及下一步工作將如何開展。 第二鍋面條又下鍋了,白花花的面條在沸水里翻涌,真像一群快活的魚。我看著王師傅撈面的身影,突然明白這碗漿水面里藏著的秘密:手搟面的筋道里裹著的是一線工人面對高溫天氣的韌勁,漿水的酸爽里浸著的是生活的滋味,而那抹韭菜綠,恰是生活中浸染的甜。 窗外的太陽還賴在樹梢不肯走,把玻璃墻曬得發燙,食堂里的吊扇慢悠悠轉著,吹起一縷韭菜香。有人吃完一碗又起身添面,王師傅早已把第三鍋面下進了沸水。我摸著鼓起來的肚子,看夕陽把每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突然覺得這碗漿水面里盛著的不只是清涼,還有比鋼筋更堅韌的東西 —— 是烈日下的相互惦念,是汗水里的彼此支撐,是煙火氣里最踏實的人間暖意。 走出食堂時,晚風帶著涼意掠過臉頰,剛才還覺得沉重的腳步輕快了不少。遠處的大山,夕陽給它鍍上了一層金邊。原來生活從不會虧待認真干活的人,就像這碗漿水面,總能在最燥熱的時刻,用最樸素的滋味,給人重新出發的力量。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