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安全帽裝上“安全眼” |
|
|
|
在環北廣西D1標項目部施工現場,每位一線作業工人佩戴的安全帽上都多出了一個小巧醒目的“安全眼”。 當作業工人準備上崗前,都會不時聽見班組長那聲音洪亮的叮囑聲:“進入工地前、自覺守安全,請大家統一把裝了‘定位器’的安全帽戴好!”這聲聲叮囑,如同晨鐘暮鼓,在工地的每一個角落回響,時刻提醒著工人們安全的重要性。一線作業工人都非常形象地比喻為“安全帽上這個‘定位器’,就是我們的‘安全眼’。”這簡單而貼切的比喻,不僅道出了“定位器”的重要作用,更體現了工人們對自身安全的重視和對這一創新舉措的認可。 項目部為每名勞務工人在安全帽上裝的“定位器”信息涵蓋齊全,管理人員只需在洞口顯示屏上便可查詢到今天進洞施工作業人員的姓名、工種等信息。這個小小的顯示屏,就是安全管理的“智慧之眼”,透過它,管理人員能對洞內作業情況了如指掌。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工地,工人們陸續來到洞口準備進洞作業。他們整齊地排好隊,依次將安全帽上的“定位器”與洞口的信息識別系統進行對接。隨著“滴”的一聲輕響,工人的個人信息便清晰地顯示在顯示屏上,同時,系統自動記錄下進洞時間。這一過程快速而有序,不僅避免了傳統人工登記的繁瑣和誤差,更確保了每一位進洞工人的信息準確無誤。 在隧洞深處,復雜的施工環境和多變的地質條件時刻考驗著工人們的安全。而“定位器”就像一位忠誠的守護者,時刻陪伴在工人身邊。它不僅能實時定位工人的位置,還能與工地內的各種安全監測設備聯動。當洞內某區域的瓦斯濃度超標或者頂板出現異常松動時,“定位器”會立即發出警報聲,同時將危險信息傳輸到管理人員的終端設備上。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定位器”提供的位置信息,迅速組織相關區域的工人撤離到安全地帶,為工人的生命安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除了保障安全,“定位器”還在工地的日常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定位器”能記錄工人的考勤情況,避免了傳統考勤方式中可能出現的代打卡等違規行為,提高了考勤管理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隨著工程的不斷推進,環北廣西D1標項目部的“定位器”安全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項目部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定位器”進行維護和升級,確保其性能穩定可靠。同時,還加強對工人的培訓,讓每一位工人都能熟練掌握“定位器”的使用方法和應急處理措施。在項目部的努力下,“定位器”已經成為工地安全管理和生產運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每一位工人與項目部的安全管理緊密聯系在一起。 如今,在環北廣西D1標項目部的工地上,那頂頂帶著“安全眼”的安全帽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們見證著工人們的辛勤付出,守護著每一位工人的生命安全,也見證著項目部在安全管理創新道路上的不斷探索和前行。 |
|
|
【打印】 【關閉】 |